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按其形态可分为柱状、囊状和混合状。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的症状多为囊状,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症状多为柱状。柱状支气管扩张的管壁破坏较轻,支气管外观规则,管径无明显增大,仅在末端呈矩方形扩张。随着支气管扩张病情不断发展,支气管炎症扩展到外周肺组织,导致其破坏及纤维化,在远端形成囊状扩张,呈蜂窝状,常有痰液潴留和继发感染,使囊腔进一步扩大。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主要为慢性咳嗽并伴有大量脓痰以及反复咯血。慢性咳嗽伴大量脓性痰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例如晨起或者入夜卧床时咳嗽痰量增多,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黄绿色脓痰会明显增加,一日数百毫升,如果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会出现臭味。而咯血会反复发生程度不等,从小量痰血到大量咯血,咯血量与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支气管扩张咯血后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一般多见于下叶,其中左下叶支气管较为细长,与主支气管的夹角大且受心脏、血管压迫,引流不畅,易引发感染,所以左下叶支气管扩张较右下叶多见。此外支气管扩张的症状常有血栓形成,以致病变区域部分血液由支气管动脉供应,该处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分支常有扩张、扭曲和吻合支增多,在管壁黏膜下形成小血管瘤,极易受损、破裂而成为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病理基础。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疾病,同时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与临床很多疾病相类似,所以易被患者所忽视。反复咯血是最常见支气管扩张的症状,其中50%~70%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咯血,从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有时不一致。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单独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
支气管扩张多在10岁之前发病,临床约有30%的病例有反复发作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史,支气管扩张的症状轻重与支气管病门类的轻重及感染的程度有关。早期支气管扩张病情较轻,影响范围小,临床可无明显体征,当病变明显时,在病变部位可闻及持续性湿罗音,排痰后罗音可暂时消失。重症患者约1/3的人可出现杵状指(趾)等支气管扩张的症状。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咳嗽、咳痰、咯血、全身慢性感染以及中毒症状。患者的排痰量多,为黄绿色黏液性脓痰,甚至有恶臭,特别是当清晨起床时咳嗽剧烈,大量咳痰,这是因为扩张的支气管内积存的痰液引流到近端气道,引起刺激所致。病程较长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可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杵状指(趾)等支气管扩张的症状。肺部听诊常可闻到局限的湿啰音和呼气性啰音,咳嗽后可以减轻或消失。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以侵性咳嗽、咳吐脓疲、间断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变轻重,静止或恶化类型的不同有很大差异。病变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天天有少量黄痰,重症痰量一天可达数百毫升,静置后见上层为泡沫,中层为粘液,下层为黄绿脓块。 此外,60%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可听到局部湿性哕音,多位于双肺基底部,急性感染时明显,有些患者病情缓解期啰音仍然持续存在,这也是支气管扩张的症状。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为慢性咳嗽伴有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轻者可能毫无症状,在健康体检时才发现。当病变波及胸膜,患者常主诉有胸痛等支气管扩张的症状。病变反复恶化至全肺或部分肺毁损,则能形成肺心病,甚至是右心衰竭。在抗生素应用前时代,感染有血行播散,产生脑脓肿的,现已极少见。合并的症状有上呼吸道感染及鼻窦炎、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