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手术疗法并不多,因为大部分患者只需通过非手术疗法即可取得良好疗效,而需进行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只是一少部分。腰间盘突出手术适应症为症状重、影响工作或生活,经正规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广泛的肌肉瘫痪、感觉减退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者;伴有严重的间歇性跛行者,或X线平片及CT图像显示椎管狭窄者,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反复发作的中青年患者为使其尽快回复劳动能力,可适当放宽手术指证,对老年及体弱患者手术适应症应从严掌握。
腰间盘突出手术适应症非常严格,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但是目前有很多人认为腰间盘突出只有手术才能根除,从而不加选择一旦被确诊为腰间盘突出后,只要患者同意就手术治疗,在无形中加重了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增加了"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发生的机会。
腰间盘突出手术主要包括椎间盘突出减压术、单纯椎间盘摘除术、脊柱微创融合内固定手术、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等。患者在进行椎间盘突出减压术后3周之内瘢痕尚未完全形成,周围软组织也没有完全愈合,一般不宜下地活动,应等到1个月之后才可视情况下地活动。而如果腰间盘突出患者即使在只进行了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后,3周之内也不鼓励下地活动,恢复日常活动及正常的工作应需1个月以上。
腰间盘突出病情到了一定阶段就必须要通过手术才能治疗,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方法通常包括有常规开放手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以及经皮穿刺的切吸术等。腰间盘突出常规开放手术又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腰间盘突出一般情况下通过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牵引治疗都能恢复,但还是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恢复,这时腰间盘突出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较彻底地解除神经压迫,消除神经根性症状。腰间盘突出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切除患部的黄韧带及上下部分椎板,轻缓地牵开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用长柄刀环切突出部的纤维环后取出,将垂体钳伸入椎间隙去除残余的退化髓核组织,冲洗伤口,完全止血后缝合。
腰间盘突出手术技术目前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与安全,更趋于微创和精准,作为**手段解除间盘突出症的痛苦、提高生活品质,而非长期被病痛折磨,是一种明智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腰间盘突出手术一般只显露一个椎间隙,但如术前诊断为两处髓核突出或一处显露未见异常,可再显露另一间隙。合并腰椎管狭窄者,除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外,应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做充分的减压。
腰间盘突出手术后,脑力劳动者一般在2~3个月后便可逐渐恢复日常工作,而体力劳动者则需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强度应由轻至重,工作时间也应注意由短到长,同时要避免做强烈的弯腰成负重活动。患者在腰间盘突出手术后,可用一些温热外敷的中药,比如立正消痛贴,可以巩固手术的效果,减缓疼痛,促进康复,防止复发和后遗症。这与腰间盘突出手术后多久恢复联系很大,所以应引起患者的重视。
腰间盘突出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众多治疗方法中以腰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最为常用,治愈率较高,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劳动力,远期效果亦好。但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复发,而再予手术治疗往往比较困难,且疗效也差。如处理不当,也可发生严重合并症,如感染,尤其是椎间感染,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如果手术医生经验不足或手法不够熟练,极易出现损伤血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