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X光片是检查该病最基本的骨科影像学手段,能够清楚地显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怀疑有颈椎病的患者应拍摄颈椎正、侧位X光片,有时需要加拍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有时还需包括左右斜位片,如怀疑有寰枢椎病变者还要加拍张口时的正位相。在颈椎病病人的侧位片上可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可以有向后凸的成角畸形;在颈椎斜位片上可见椎间孔变小;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上可见椎体间有滑移、成角的现象,称之为颈椎不稳。
颈椎病X光片检查因其低廉的价格和简单易行的方法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首先应当有颈椎退行性变的X线表现,如果没有退行性变的X线表现,一般不能诊断为颈椎病;但是按照颈椎病的定义及诊断原则,仅有X线片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也不能诊断为颈椎病。
颈椎病X光片可观察患者是否有颈椎排列异常。例如颈椎前凸消失,甚至反曲。是否有椎间隙狭窄及神经根孔变小。有的尚可观察到钩锥关节增生并向外延伸,此易致椎动脉受压。是否有颈椎体问的不稳定,即椎体间的滑移现象(一般不超过3毫米)。颈椎棘突间距离是否异常。若两个椎体间其棘突间距离明显增大或减小,则为病态。颈椎椎管是否有狭窄。一般正常人的椎管前后径不小于13毫米,或椎管前后径与椎体前后径之比不小于0.75。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通过颈椎病X光片进行诊断。X线平片正位片检查是为了观察患者两侧钩突有无骨质增生及其他异,而颈椎病X光片侧位片主要用于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是否有改变,椎间隙是否存在改变以及观察椎管狭窄程度。研究显示通过颈椎病X光片可以早期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并且较易观察,在各型颈椎病表现最早最明显,并且在颈椎病的全程中都可以观察到。
颈椎病X光片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包括正位片、侧位片,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若需进一步检查,则要做双斜位片及过伸、过屈位片检查,以此来观察整个颈椎的状态。
颈椎病X光片只能反映患者的骨骼、关节结构变化,而韧带、血管、神经等组织的病理变化,很多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中未发现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但临床表现症状却非常明显。也有些颈椎病X光片上显示出较重的病理改变,但患者却无明显症状与体征反映。这说明颈椎的生理与病理变化被人体所适应。所以在颈椎病的诊断中,X线片只能作为一种常规的辅助检查。
颈椎病诊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即病史检查、查体以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有X射线片,核磁共振,CT等。其中颈椎病X光片是颈椎病影像学检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颈椎的一套完整X光片检查应该包括5张片子。有些患者就诊时常要求医生不要进行X线检查,直接做CT或核磁共振,觉得复杂的、昂贵的检查更好,但这种做法欠妥,往往会对疾病判断造成误差。
椎动脉型颈椎病照X线光片时以正的X线平片和椎动脉造影为主。平片可在椎体钩椎关节处看到骨赘的凸起,有的合并甲状软骨的钙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颈肋及颈椎横突发育畸形。在加照斜位片上可进一步观察到钩头骨赘对椎同孔压缩的程度,并可观察剑后关节是否向前突人椎闻孔内。侧位片可观察椎间隙狭窄程度,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态,项韧带钙化后椎体排列表现,有无前后移位。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弯曲或扭曲变形,骨赘对血管的压迫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