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指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贫血并不是疾病,它只是伴随各种疾病的一种症状。 所谓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比容(压积)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这个正常值可因不同的性别、年龄、生活地区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生理性血浆容量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贫血是“穷病”。但事实上,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儿科门诊中,贫血患儿的比例仍然很高。现在不少母亲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给他们停了母乳,但能提供均衡营养的辅食又没有及时跟上,于是营养在1岁左右的时候出现了"断层",使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贫血发生率如此之高。
贫血是由于身体无法制造足够的血红蛋白(一种将氧气输送到血红细胞和身体各个组织的蛋白质)造成的。国内血液病学家认为,在国内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12.0g/dl)成年女性Hb<110g/L(11.0/dl),孕妇Hb<120g/L,就有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红细胞[/url]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url]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彩虹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对因治疗。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贫血患者由于体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会出现组织器官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和机体的代偿作用。症状的轻重与贫血的程度及进展速度有关,贫血进展速度快或急剧出现时,症状会比较明显。贫血进展速度慢或持续时间较久时,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和患者的适应,很多患者症状不明显。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妊娠期低于100g/L,可诊断为贫血。贫血的程度还有等级划分,血红蛋白小于110大于90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90大于60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60大于30为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30为极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很少见,危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