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疾病,它的出现让患者在身心双方面都备受折磨。10万人中就有2-3万人患有此病,其中中老年 50-60岁之间的患者比较多,而40岁以下的患者比较少,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约为2: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恶性血液病,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为4/10万,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与白血病、淋巴瘤并称为血液系统三大高发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者较少见,男女之比为3:2。到目前为止,多发性骨髓瘤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一种恶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50岁后发病开始逐渐增多,60至70岁达到高峰。该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约为2:1。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专家研究认为,与遗传、病毒(如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和一些理化因素有关,如长期或大量接受电离辐射(日本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中有不少罹患多发性骨髓瘤),长期大量接触某些工农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关节炎、骨髓炎、结核病、胆囊炎、肾盂肾炎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等。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因此患者被误诊漏诊的情况较严重。例如,很多患者早期出现骨痛时,都以为是腰肌劳损、关节炎、风湿病等,治疗较长时间不见好转才进行其他检查,结果延误了病情。中老年人出现上述可疑症状时,排除常见疾病后,应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多发性骨髓瘤在近年来患者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老年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个高发人群,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2~3:1,老年人需警惕多发性骨髓瘤“惹上身”。如果您已年过五十,并且发生骨痛现象(特别是腰背部),或有贫血,或有反复的出血倾向,或反复的感染(如肺部)您应该去看。
多发性骨髓瘤是人体造血系统发生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而不是“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以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其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10%-15%,仅次于恶性淋巴瘤。主要高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从事化工、模具生产、建筑施工等行业,或在发电厂、变电站、雷达站等地点工作的人群,或是接触病毒或其他生物性因素等均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骨髓中生成的浆细胞。正常的浆细胞负责生成对抗感染的抗体,而癌变的浆细胞则会在骨髓中大量增殖且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激活自身免疫,破坏肾、骨骼等重要脏器,导致出现如贫血、骨痛、骨折、免疫力下降、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是一种恶性的浆细胞肿瘤,发病率占血液肿瘤的 10%。我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59 岁,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还将增加。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该病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发现的年轻病例仅二十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