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一种多发于儿童阶段的慢性精神疾病,目前病理成因无统一定律,除了有生物遗传原因,也与早期母婴相处的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人际交往阻碍、兴趣狭窄,这些儿童心理上极为孤独,所以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情感反应迟钝、语言表达障碍、行为刻板等特征,会给孩子的成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自闭症的症状危害涉及面非常广,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治疗获得康复的话,可能会造成终生残疾。自闭症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交流障碍,所以如果孩子不爱说话,或者晚说话都可能是自闭症;但是如果孩子会说话,还会说特别多的话,却不能和其他人正常交流,这样的孩子也不能正常的融入社会,也有可能是自闭症,而后者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错过较好干预时期。
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由于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所致的发展障碍疾病。人们对于自闭症患者往往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误认为自闭症患者会终身不语,其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其实在儿童自闭症患者当中,有85%以上的患者是会说话的,而早期无语言的患者可能再后来通过学习获得语言,这样的神经可塑性可持续到青春期。只有15%的患者会出现语言丧失的情况,而这部分患者基本上都属于阿斯伯格综合症。
自闭症发病率近些年来一直呈急剧上升趋势,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精神残疾**疾病。一般男孩患自闭症的可能性要比女孩高,且容易出现在中等收入家庭,父母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家庭当中。自闭症儿童有四个主要的症状或特点,多发生在三岁之前;有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伴有固执性、刻板性行为;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漠不关心,缺乏社会互动。
自闭症是指一种发生在儿童阶段的以语言交往,刻板重复动作,兴趣狭窄和认知功能不良为主要症状的发育障碍疾病,该病在中医里亦属于五迟或呆症范畴。约50%的自闭症患儿始终不能发育有用的语言。有的语言发育迟缓,当有语言时也出现音调怪异,或只字片语,或只是简单模仿语言,或用错代词。对某些刺激感觉迟钝和麻木,如手指被压伤不叫疼痛,有时对突如其来的声响也若无其事,喊叫其名字也不作反应。
自闭症是一种多在婴幼儿时期起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调查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儿童中由自闭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治愈自闭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进行系统的、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是自闭症儿童最根本的康复途径。
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包括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如社会交往、言语表达障碍、狭窄的兴趣范围、刻板等行为方式。因自闭症患儿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自闭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自闭症患儿具有人际关系缺陷及沟通表达障碍等表现,导致无法与人正常交往无法考虑对方的意图,喜欢我行我素或沈迷于兴趣的事物,无法接受被干涉。自闭症康复教养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善这种固执的特性,增进其挫折忍受力及认知弹性建议事先拟定渐进的阶段目标,从大范围的行动约束开始,使将来能够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