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通常是指由于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于眼部而导致眼结构功能损害的疾病统称。眼外伤根据外伤的致伤因素不同可以分为机械性眼外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其中机械性眼外伤一般包括有穿通伤、挫伤、异物伤等;而非机械性眼外伤主要包括化学伤、热烧伤、辐射伤和毒气伤等。
眼外伤根据外伤轻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轻度眼外伤主要包括结膜下出血、眼睑擦伤及瘀血、刺激性毒气伤,电光性眼炎等。中度眼外伤包括眼睑撕裂伤等。 重伤眼外伤主要包括眼球穿孔伤,眼球钝挫伤、眼眶骨折、眼球内异物、化学烧伤等。
眼外伤指眼球及其附属器官功能遭受到损伤的疾病。因为儿童眼球解剖因素与生理因素影响,眼部组织结构较为娇嫩,对外抵抗力差一旦损伤,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眼外伤发病率约占患者总数的15%~27%,男孩比女孩发生率高,农村和山区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儿童,其中自伤者约占34%,他伤者占66%。
眼外伤多发于1-3岁儿童,因为该阶段儿童走路不稳,很容易磕磕绊绊而跌倒,在摔倒事眼部若不小心碰到桌椅棱角、地面石块等尖锐物体易造成眼外伤。虽说眼外伤经过医生积极治疗后,患儿一般都能恢复正常或部分的视力,但是对于眼外伤严重者还还是会导致失明等终身残疾,达60%以上。
眼外伤危害性极大,特别是对于还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儿童而言,因为他们活泼好动,并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打闹,加上生活经验的缺乏,在玩耍时一般都没有眼睛保护意识,对可能触发的伤害躲避能力差,所以儿童相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眼外伤。另外部分儿童在发生眼外伤后因害怕遭打骂,没有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而失去救治机会。
眼外伤轻者可导致眼睑肿胀、睁眼困难、眼睑出血;重者可出现眼结膜撕裂伤,甚至是角膜或巩膜穿通伤、眼内出血、眼内异物、眼内炎、外伤性瞳孔散大、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致盲或摘除眼球,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丧失视功能。此外眼球穿孔伤之后,少数患者还可能引起对侧眼发生交感性眼炎而双目失明。
眼外伤不同类型所表现的临床也是不一样的,如钝挫伤、眼球穿通伤、眼异物伤、眼附属器外伤。诊断眼外伤首先应详询患者的外伤史,包括其致伤原因,致伤时间等,以此来鉴别机械性或非机械性眼外伤。此外对于眼挫伤患者,应详查伤口大小、有无眼球内容物脱出、眼球运动障碍。怀疑眼眶骨折或球内异物者,应做X线、CT检查。
眼外伤多因意外损伤所致,应作为急症处理。该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以及眼部外观,所以患病后患者往往一时很难接受事实,而出现焦虑等悲观情绪,所以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是很重要的。对于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应立刻用清洁的水冲洗眼部,然后再进一步详检。凡是创口污染或创口较深者,应尽早注射适量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