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中耳炎是一种小婴儿容易多发的耳病,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因为婴儿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当孩子因耳疼啼哭时,家长往往找不出根本原因从而错失治疗时机,直到耳内流出脓液后才发现。婴儿中耳炎不仅会使患者的听力大受损伤,多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此外还可能诱发一些严重疾病,所以耽误治疗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
婴儿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医学专家的保守估计,婴儿中耳炎发病率目前已高达为2%~10%,其中20%患儿病情还会反复发作。中耳炎泛指耳朵反复长期流脓的现象,俗称耳朵底子,又化脓性中耳炎,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婴儿中耳炎都会流脓。不流脓的中耳炎称为非化脓性婴儿中耳炎,即使是双耳同时犯病,也不易被发现,因此得不到家长的重视。
婴儿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极高,多因婴儿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因素影响所致。婴幼儿时期,孩子的中耳结构发育还不健全,咽鼓管发育也不是很完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所以又短又直而且管腔比较宽,这样咽鼓管一端就会与鼻底几乎相平,婴儿中耳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成年人。
婴儿中耳炎让很多家长甚为不安,是生活中常见儿科多发病。除了婴儿发育不完善等问题之外,偏食厌食等行为、仰卧喝奶、不正确的掏耳朵挠耳朵等不良习惯也是婴儿中耳炎常见病因。此外先天性唇裂、感冒、百日咳、猩红热、白喉等疾病也可引起咽鼓管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从而诱发中耳炎。这些都是婴儿中耳炎高发病率的诱因。
婴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炎症性耳病,由于婴儿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家长很难及时发现婴儿病情,结果导致病情日渐加重。中耳炎类型有很多中,其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发于婴幼儿。因为该病会导致头痛、耳区胀痛等全身症状。所以急性化脓性婴儿中耳炎患儿此阶段多会出现突然烦躁不安、不明理由的哭闹、反映迟钝等现象,如果家长对此不在意的话,会不知不觉加重病情。
婴儿中耳炎属于儿科常见病之一,该病发病率在婴儿中算是比较高的。婴儿中耳炎发病原因主要与婴儿耳部结构以及中耳炎病理有密切关系。此外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候过急或者是让孩子仰卧喝奶,容易导致孩子来不及吞咽让奶流进耳朵里而导致中耳炎病发危险。所以母亲喂奶时时尽量将婴儿的头抬高一些,并及时擦掉溢出来的水或奶。
婴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耳部疾病,大约50%左右的婴儿会患上分泌性中耳炎,虽然大部分患儿在3个月内会自愈,但是仍然有30%~40%的患者病程呈复发性,5%~10%的婴儿中耳炎发作将会持续1年甚至是1年以上。婴儿分泌性中耳炎危害很大,会引发听力损失及其他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所以该病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耳鼻喉科医生及听力学家的重视。
婴儿中耳炎危害很大,患病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并谨遵医瞩认真治疗,一定不能自行服用消炎药使婴儿中耳炎不能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安全隐患。因为婴儿期宝宝的机体抵抗力一般较弱,一旦患病会快速向附近器官扩展,诱发乳突炎等严重疾病甚至是颅内感染。婴儿中耳炎主要治疗方案为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有红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等,疗程一般在1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