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心理疾病之一,是一种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因为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大脑兴奋与遏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以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性障碍。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该病临床表现在各个系统,有的患者会出现心慌、心跳等症状,误认为是患了心脏病;有的神经衰弱患者脸色发红,发热感即认为是患了肺结核;胃部不适,不愿吃饭即认为是患了胃病或胃癌;表现在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有小便次数增多。
神经衰弱从西医学角度分析,是因为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遏制功能紊乱所致。中医学角度分析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感会诱发该病。其中以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或工作困难。
神经衰弱是指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疾病,以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为临床主要特征,患者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以上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神经衰弱是一种由心理素质、躯体状态、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引发的一种整体性疾病。专家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发生重大不幸时间,生活中受到挫折等,也会导致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从而诱发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易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混淆,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而导致的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的病症,临床主要症状包括有容易兴奋和迅速疲劳,如失眠、多梦、头昏、脑胀、头痛、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并有如心跳、气急、食欲不振、尿频、遗精等各种躯体不适感。
神经衰弱最初是由美国的格·姆·比尔德提出来的,指出神经衰弱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患者大都具有神经质素质。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诱发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可以导致持续紧张心情和长期内心矛盾的一些精神因素,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会患上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患者自觉症状众多,精神负扭极重,儿童若长期患有神经衰弱,最典型的危害就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受到明显影响。另外,患儿易失眠、睡觉晚,这也可能是神经衰弱所造成的危害。通常来说,青少年神经衰弱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大多数都是精神或心理问题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