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过分易衰弱和过分易兴奋状态,主要症状是各方面能力下降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增强。心理水平上易疲乏,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弱,带恐怖性质的焦虑。对声、光或躯体各部分有病态的易感性,如心脏虚弱及各种性功能障碍。
神经衰弱一般起病缓慢,可追遡到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等应激因素。神经衰弱患者偶有突然的失眠或头痛,不能发现明显外界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如果及时给予适当治疗,神经衰弱患者大多数可在半年至2年内缓解。病程超过2年的慢性病例,或合并人格障碍者,则预后欠佳。
神经衰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称谓,患者常感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常有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神经衰弱的产生主要和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有关,患者可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等症,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迁延。
神经衰弱是一种多发于都市白领们人群中的一种精神类心理疾病,病因非常复杂,部分可由遗传因素所致。据调查统计,女性神经衰弱女性患病率为15.78‰,男性患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要远远高于男性发病率。如果把轻度的神经衰弱归属于亚健康状态,十有五六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如果把重症神经衰弱属于抑郁症,大约千分之二三。
神经衰弱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伤害,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患者,会由于内遏制减弱,遇事易兴奋,从而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表现出情绪波动大,容易烦躁和暴怒。同时,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患者还常伴有脑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表现,导致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下。
神经衰弱是现代社会发展产物,其发病率正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增高,神经衰弱病因也越来越多样化。医学界普遍认为,神经衰弱发病病因主要是长期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神经衰弱症严重患者在受到内外刺激时,神经细胞易兴奋,能量消耗过多,长期如此,就会出现精神倦怠的症状。
神经衰弱发病率随着生活以及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而逐渐增高,神经衰弱症严重患者由于情绪过于紧张,常常会出现紧张性疼痛症状,其中以紧张性头痛最为多见。患者常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或颈项僵硬等头部不适。还有的患者还可表现为腰背、四肢肌肉痛等,这多与情绪紧张有关系,而且无法通过休息来缓解症状。
神经衰弱一词最先由美国医生提出,近年来又在分类中取消这一名词。目前,国际上有把神经衰弱的症状局限于容易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倾向。 青壮年期发病较多,脑力工作者较常见。占门诊就诊神经症患者的半数以上。患者的精神容易兴奋,在进行活动时会不自主回忆和联想,难以控制;以及脑力容易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难以持久、记忆困难、思维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