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性疾病,不仅会使髋关节间隙变狭窄、还会导致骨质破坏导致髋关节严重疼痛,使得患者髋关节不敢作屈伸活动,久之则致髋关节形成骨性强直,失去活动功能,造成终身残废。为了避免病情加重,患者平时应避免强力负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建议患者长期进行功能锻炼,至少每一小时左右要起来活动十分钟。
强直性脊柱炎危害巨大,临床大约只有60%左右的患者能维持基本的工作和生活能力,但始终会伴随不同程度的不适,患者极为痛苦。锻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需终身坚持。强直性脊柱炎锻炼样式有很多,如广播体操,踢毽子,放风筝,打太极拳,跳舞等,其中最值得提倡的是游泳。此外,患者平时可以坐在床上躺在床上,进行深呼吸或扩胸运动,娱乐时可吹口哨、笛子、唱歌等等,都能增加患者的肺活量。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临床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在晚期可出现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强直性脊柱炎锻炼是康复的必要流程,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或让身体疼痛的动作。1)站立:头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肓下耸不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肓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2)坐位:昼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腰背紧巾在椅背上休息。
强直性脊椎炎有“不死的癌症”之称,发病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病变可由骶髂关节向腰椎、胸颈椎发展,引发相应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必须要进行一些疾病的康复锻炼。强直性脊椎炎锻炼之蹬空屈伸法,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或扶于床边,躯体与上肢不动,双下肢交替屈髋屈膝,小腿悬于空中,像蹬自行车行驶一样的运动3~5分钟,次数逐渐增加。适应于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拄双拐不能行走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经过正规治疗,并重视强直性脊柱炎锻炼,大多数患者能够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如扶物下蹲法,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身体与固定物半臂距离,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或尽量分开双足,慢慢下蹲,蹲下3-5分钟后再站起。每次1-3个,每日5次。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适应于髋关节轻度下蹲功能受限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在坚持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平时还应坚持适当的锻炼,具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动,保持良好呼吸功能。此外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较好强直性脊柱炎锻炼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平时做一些适量运动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保持我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所以建议患者长期进行强直性脊柱炎锻炼。如进行一些颈椎运动,保证颈椎的最大活动范围,使得颈椎不会再强直性脊柱炎的侵蚀下失去活动功能。此外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最适宜做的运动,同时可以做俯卧撑,下肢前屈后伸等,这些运动可以保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各个器官的活动度,能够保持各个器官的运动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日常锻炼。对于因疼痛长期卧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脊柱与四肢强直病情发展地较快,因引起除全身症状严重、疼痛明显者外,均应尽力活动各关节,坚持作扩胸、深呼吸、脊柱及下肢运动等局部和全身性的功能锻练,以防止和减轻关节粘连、僵直和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