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恶化,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为主的进行性发展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病因目前尚无定论,专家指出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炎性反应、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脑内蓄积以及血管性因素等使脑内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障碍有关。
老年痴呆症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疾病,而是若干种神经紊乱病症的总称。目前国内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已超过500万,发病率达3.7%,其中以阿兹海默症最为常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有多重亚型,而发生病理学变化的器官也不一定是患者的大脑,有可能是其他器官,比如肝脏。
老年痴呆症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混合性痴呆三大类。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供血障碍所致的痴呆。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以男性为多。混合性痴呆是指同时存在有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鉴别有时很困难。
老年痴呆症现已占据老年疾病**“杀手”位置,而其中高级知识分子得病率占到20%以上,且每年以5%的比例不断攀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远近的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甚至意识模糊。是目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相当大的负担。迄今为止,治疗尚无**药物。老年痴呆症虽然无法治疗,但人并非是越老越糊涂,家人要关爱老人,及时发现痴呆症状,正视疾病。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智能障碍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一般隐袭发病,家属往往讲不出病员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病,一直到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痴呆症状时才会到医院检查。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症状表现在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推理判断与计划不足、注意力缺失;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不能学习,时间、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在人格方面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情绪迟钝或难以遏制、社会行为不端、不拘小节;在言语与认知功能方面出现说话不流利,综合能力缺失。
老年痴呆症目前的患病率占老年人总人口的4%-5%,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占17%-20%,是仅次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第四位的老年人死因,已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早期患者从近记忆下降开始,常描述其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特别是对数字(如日期、年代、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和不常用的术语记忆很差,甚至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存折密码也记不住,放置的东西立即忘掉位置。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克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症患者已占到5%,是仅次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第四位的老年人死因。有人预测,老年痴呆症将是下世纪最可怕的老年病。老年人平时应注意合理调适生活,恰当处理家庭及社会人际关系;勤用脑,发挥脑的潜能;避免过量摄入铝;合理补充钙;控制脂肪摄取;不吸或少吸烟;慎防大脑受损伤;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硬化。这些措施可以防治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在我国的正常老龄人口中,每年约有7%-12%的人转为轻度认知障碍。这些患者的早期病症并不明显,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其中的40%将最终发展为中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所以应加强老年痴呆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