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多因循环障碍以及结核感染引发椎体病变而发病。所有脊椎均可受累,其中以腰椎最为多见,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而在颈椎和骶椎中较为少见。疼痛是脊柱结核病人的**症状,通常为轻微疼痛,在休息后症状可得到减轻,劳累后则会加重。脊柱结核早期疼痛一般不会响睡眠,病程长者夜间也会有疼痛。
脊柱结核发病率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脊柱结核病人以儿童患者居所,3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所致脊椎骨的损坏,由于脊椎骨的破坏塌陷、结核性脓液积聚于椎管和椎管内、肉芽组织形成等原因可累及脊髓,并发脊髓压迫症而出现截瘫。
脊柱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经血行所致的脊柱继发性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发病部位主要为腰椎,其次为胸椎、胸腰段脊椎、腰骶段脊椎以及颈椎。初期脊柱结核病人会出现肌肉痉挛及运动障碍,其中颈椎结核患者常需用两手托住头部,腰椎结核患者腰部僵直如板,不敢弯腰拾物而屈髋、膝(拾物试验阳性),否则会导致腰背活动疼痛加剧。
脊柱结核是一种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的骨与关节结核疾病,不过中年脊柱结核病人亦不少见。其病理改变与其他组织结核疾病一样具有渗出、增殖和变性坏死三种基本变化。这三种变化往往同时存在,在不同阶段以某一变化为主,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因为脊椎结核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所以可采用支持疗法、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融合脊椎。
脊柱结核一般继发于肺结核疾病,但是部分脊柱结核病人可无肺结核症状,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传播可至全身,传播至脊椎引起脊椎感染,脊椎血运多为终末支,椎体间为无血液循环的软骨盘,所以脊柱结核以中心型、边缘型临床较为多见。实际上人体任何部位的骨骼都可以得结核,脊柱部位大约占结核疾病的50%,其他的比如膝关节、髋关节等很多关节也都可以得结核。
脊柱结核按原发病灶部位可分为中心型、边缘型、骨膜下型三大类型。其中中心型脊柱结核临床主要特征为骨质破坏,椎体被压成楔形,脊柱结核成人患者可长期局限在椎体中心,出现死骨,死骨吸收后,导致空洞的出现。边缘型脊柱结核会进一步累及相邻椎体,脊柱结核病人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较少出现死骨,易侵犯椎间盘诱发椎间隙狭窄。
脊柱结核发病率近几年一直呈现升高的趋势,表现为慢性发展过程,对脊柱结核病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影响非常大。脊柱结核症状轻重不一,初期多表现为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脊柱结核严重者需手术治疗,主要是对脊髓进行减压。患者在术前应作好充足的准备,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方法,才能真正起到减轻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是由于脊柱结核手术复杂,出血又多,而且会影响脊柱稳定性,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脊椎结核病人想要尽快康复的话,一定不能忽视优质大护理的重要作用,合理的护理不仅能帮助脊椎结核病人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长期卧床的脊椎结核病人而言,应主动练习翻身、起坐和下床活动。而对于截瘫和脊柱不稳定的脊椎结核病人应鼓励作抬头、扩胸、深呼吸和上肢运动,以增强心肺的适应力和上肢的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