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是目前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几乎全球所有人群都存在该病。国内近视眼发生率为33%,患者人数已接近4亿之多,其中青少年是“重灾区”,发病率居全球第二,人数居全球之首。发生在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近视眼主要是因为儿童日常营养跟不上,或是孩子食欲不好,有挑食厌食的毛病,从而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足,促成了近视眼的形成。
近视眼近年来不断趋于低龄化,成为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在各个年龄阶层都可能出现。但是临床数据显示,相对于老年人而言,青少年与儿童患上近视眼的几率会更高。儿童近视眼多是由于吃饭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锻炼、加上该患群普遍缺乏科学用眼的常识,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没有做好护眼措施、手段所造成的。
近视眼作为目前最常见视功能低下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我国约有30%~40%的小学生患有近视眼,60%的中学学生配过近视眼镜,已经逐渐成为危害全社会的“洪水猛兽”。生活的空间过于狭小、近眼距离工作时间过长、电脑网络游戏的盛行以及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等环境因素都可导致近视眼的发生。
近视眼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可能发生。是指平行光线在眼睛无调节状态下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一种现象。近视眼若按近视程度可分为轻度近视眼、中度近视眼、高度近视眼三大类型,其中小于300度的称为轻度近视眼,300~600度的近视眼称为中度近视眼,而大于600度为高度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远视力不好近视力正常的一种病症,该病最大症状特点为看近处物体清楚,但是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楚。临床最简便最常用的近视眼诊断指标是远视力降低,即低于目前一般公认的正常视力标准(10),但其近视力仍然可以达到l.0。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种,即因眼球前后轴过长引起者称轴性近视眼,与因眼屈光力量过强引起者称屈光近视眼。
近视眼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常见眼病,可分为高度近视眼和普通近视眼两种。其中普通近视眼又称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下,一般从儿童时期开始发病,到20岁以后就很少进展了,通过佩戴眼镜可有效矫正视力直至正常。而高度近视眼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眼睛前后轴不断加长,常伴有眼底脉络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化,即使戴眼镜也很难将视力矫正到正常。
近视眼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眼底出血等,严重者甚至有失明的可能。所以一旦发现有近视的前兆,首先要到专业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在排除其它眼疾以后,再进行散瞳验光(小于16岁),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该进行医学验光,以此来鉴别真性近视眼和假性近视眼。
近视眼也称短视眼,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约有一半的人口将患有近视眼,其中各种电子器械屏幕正是导致近视眼高发趋势的“罪魁祸首”。因为视力发育关键期是从学龄前婴幼儿期开始的,所以保护视力也要从学龄前儿童抓起。家长朋友们较好每年检查一次带孩子到验光师或眼科医生那里做专业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近视眼并采取预防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