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耳科疾病,临床上习惯将听觉系统的中传音、感音或听觉分析功能异常所导致的不同程度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耳聋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由于听不清别人谈话而不愿意与人交流,久而久之会减少交际活动,耳聋患者就会常常感觉自己被孤立,而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所以说该病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耳聋又称听力障碍,从耳部病变损害部位来看的话,可分为传音性耳聋与感音神经性耳聋两类。传音性耳聋主要是由外耳及中耳病变阻碍声波传导所致。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是因为患者接受声波的内耳或内耳经听神经径路出现问题。此外传音和感音机构若同时存在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病变存在,则称之为混合性耳聋。
耳聋多发于老年人,主要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系统衰老也在逐渐老化,所以相比年轻人更易引发听觉功能障碍。据听力学研究数据显示,男性一般从45岁开始就会出现听力衰退的现象,而女性会稍晚一些,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老年人耳聋发病率也在不停增加。老年人若在耳聋症状初期加以控制,其实完全是可以延缓耳聋发生的。
耳聋即耳朵听不到声音,由于其病变部位不同,耳聋性质也是有区别的。感音性耳聋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耳聋类型,按疾病类型可分为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传染性耳聋、外伤性耳聋、爆震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七种。患者多会伴有头痛、发热、恶心、眩晕、呕吐、烦躁、腹胀、腰酸乏力、耳鸣、耳内闷塞等多种全身症状。
耳聋初期很少有患者会自述听不见声音,反而多数情况下会抱怨自己能听见但是听不清。其实所谓听不清就是耳聋的发病信号。早期耳聋患者在与人面对面交谈时,哪怕是近在咫尺他们也经常难以听准,所以多表现为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与人打电话时会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说话,同时自己说话的音量也会不自觉地加大。
耳聋老人患老年痴呆的机率比听力正常人要高很多,已成为全球老龄化中的突出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轻、中、重度耳聋老人,老年痴呆患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人的2倍、3倍和5倍。但是,一半以上的耳聋老人是可以通过如噪声防护、疫苗接种、慎用耳毒性药物等方式进行预防的,其余的可以通过如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验配等方式治疗康复。
耳聋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耳聋应采取不同方法治疗,一般需根据其病理变化对不同阶段的耳聋采用药物综合性治疗。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中毒迹象,要立马停药,并且用维生素以及扩张血管继续治疗。但是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治疗的方法。部分医疗机构宣传有可以治疗耳聋的方法,但是这些也不外乎是欺诈的行为,耳聋患者一定要慎重。
耳聋是一种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痛苦的耳科疾病。国内有句俗话叫做“耳不挖不聋”,这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经常挖耳极其可能导致耳道壁损伤,严重者甚至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诱发耳聋。此外,戴耳机时将音量开的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易患噪声性耳聋。所以注意耳部保健、纠正不良习惯,对预防耳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