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眼皮下垂”是该病先兆。其中发生于儿童的眼睑下垂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单纯性眼睑下垂、下颌瞬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外伤等最多见;成年人患眼睛肌无力的原因包括重症肌无力、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甲亢性眼肌病、颅内动脉瘤压迫性眼睑下垂等;老年人患眼睛肌无力原因包括老年眼腱膜退行性变、重症肌无力、脑梗死后睑下垂、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等。
眼睛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小于10岁的儿童和大于40岁的男性,其中10%-20%眼睛肌无力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剩下的50%-70%中,绝大多数(大于80%)可能会在起病2年内逐渐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眼睑下垂这一症状出现频率可高达70%左右,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儿童较为多见。有的患者表现为眼皮耷拉下来;有的一边耷拉,有的则是两边都耷拉下来,甚至遮盖眼睛,难以上抬。还有不少眼睛肌无力患者一边眼皮抬上去了,另一边又耷拉下来,即“左右交替眼睑下垂”。
眼睛肌无力患者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因此有些患者在发作时眼睛会痛。检查时可见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以及反复收缩后加重。感冒、情绪激动、过劳、麻醉镇静药物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眼睛肌无力的症状多样,其中上睑下垂为常见的初发症状,可让患者轻闭眼睛,经1~2秒后,睑缝即稍开大变宽,露出下方巩膜,呈现一种眯眼状态。而上睑退缩重症肌无力的上睑退缩在临床并不常见,多为暂时性,通常在长时间地向上注视后发生,而且仅持续数秒钟。由于存在上睑退缩,容易引起误诊。
眼睛肌无力中医据临床表现多诊为“睑废”,上睑下垂为初发症状,表现为睑肌无力、Cogan眼睑颤动征、Osber眯眼征、持续性注视疲劳。对上睑下垂肌无力患者,可先让其向下方注视,然后迅速向正前方注视,如果此时出现上睑一过性向上方收缩,然后又恢复至原来的上睑下垂位置,则可初步确诊。
眼睛肌无力主要症状包括上睑下垂、上睑退缩、眼球运动障碍、瞳孔运动障碍、辐辏和调节异常。上睑下垂一般先一眼起病,经过一段时间,另眼也可发病,重者双眼发生上睑下垂,但可有程度不同。眼球运动障碍与上睑下垂出现的同时,常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约占67%。其中以上转障碍为多,其次为内直肌麻痹。一侧或双侧发生,程度可以从单一眼肌麻痹至全眼肌麻痹不等。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和病毒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眼睑下垂,眼皮下降,没有力气,不管怎样,都感觉到睁不开眼睛,瞳孔对光反射没有反应,所以患者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治疗。在冬春季节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应用治疗眼睛肌无力药物,预防病情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