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超声显像技术不断革新和应用,显示屏分辨率不断上升,图像后处理技术不断进步,浅表器官的显像得到了飞跃发展,甲状腺癌更多的小病灶得以显示,显示病灶内微小结构的能力明显提高,甚至能够检出1mm的小结节,甚至可以判断其良恶性,堪比病理诊断。此外,能量多普勒技术也在改进中,它使得血流信号的显示较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更加敏感,很少依赖角度,已能兼顾反映血流方向及完整地显示血管走行,给我们进一步提供了研究甲状腺癌可能性。
甲状腺癌一般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癌高频彩下多表现为病灶多为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单发,边界不规整,内部伴不规则的弥漫性的细微钙化灶;内部血流丰富、走行杂乱、部分血管形态粗大;Vmax和 RI 明显增高;部分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细粒钙化和低回声在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中特异性较高,源性结节和小癌常缺乏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而容易误诊。
高分辨率超声波(US)普遍应用于评价甲状腺,但是超声经常误检,以致对于鉴别那些区分良恶性结节的特征没有帮助。微钙化是甲状腺恶性肿瘤最特征性的超声特征之一。其它有用的超声特征包括典型的实质低回声区、不规则的边缘、和结节周边缺乏低回声晕。淋巴结和邻近组织结构的局部侵犯是甲状腺恶性肿瘤非常典型的特征,但是很少见。结节的数目,大小和生长间期是非特异性特征。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出现可疑的超声特征时,这有助于选择对病人行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
分析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各超声征象的病理学基础以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分析82例(101个)甲状腺占位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其中甲状腺癌34个,甲状腺良性结节67个,统计各超声征象对甲状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比较,在结节数目、形态、边界、回声强度、回声均匀程度、微小钙化、肿大淋巴结、Ⅲ型血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肿块中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诊断较容易,但术前必须明确判断甲状腺的肿块的具体情况,血流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对手术方案有极大帮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受检患者平仰卧,并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采用直接检查法,沿着颈部正中甲状腺的部位进行横切和纵切连续扫查,测量甲状腺大小、回声,肿块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内部有无钙化,钙化的大小及形态等情况。
甲状腺癌恶性病灶大多也无明显包膜并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不规整,与良性结节差异有显著性。但边界模糊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特异性较低,因部分良性结节也显示这一特征。当发现孤立的实性或囊实性结节,病灶较小,即便声像图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也不宜轻易排除恶性可能,此时彩超对鉴别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若病灶内血供不丰富且周边有环绕血管,则提示良性可能性更大,建议超声随访。
大量的研究表明,甲状腺肿块病理类型复杂,声像图表现也呈多样性,且同一患者,甲状腺肿块可为多种来源超声影像表现反映了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问题。 第一部分甲状腺癌声像图特征分析 目的深入研究甲状腺病变的二维图像特征、血流分布情况及各项血流参数,对照病理结果,对甲状腺超声诊断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筛选出鉴别诊断力强的指标,供临床应用。
对诊断甲状腺癌有意义的声像图表现有边界模糊、纵横比>1、低回声、钙化、后方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肿大。③经单因素分析后,选出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表现指标为:边界不清、纵横比>1、低回声、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经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低回声、钙化、边界模糊、颈部可疑淋巴结为诊断甲状腺癌的主要依据。
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行之有效,但在对甲状腺结节进行 Bethesda 分级的评估时,超声影像学的作用仍待提高。超声声像图特征描述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关联,以及较好超声声像图特征描述数目尚不明确。超声声像图特征描述包括:微钙化、不规则边缘、低回声团、纵横比大、晕征缺失。较好超声声像图特征描述数目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代表了测试的总识别能力。
大量的研究表明,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复杂,声像图表现也呈多样性,且同一患者,甲状腺癌可为多种来源超声影像表现反映了病变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甲状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问题。 第一部分甲状腺癌声像图特征分析 目的深入研究甲状腺病变的二维图像特征、血流分布情况及各项血流参数,对照病理结果,对甲状腺超声诊断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筛选出鉴别诊断力强的指标,供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