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无力顾名思义就是以全身无力、卧床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分为眼肌型和全身型。全身型肌无力症状复杂多样,包括说话无力、发音不准、复视、斜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以及容易疲劳、耸肩无力、呼吸困难等。这些特殊类型的肌无力患者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诊,往往会辗转于不同科室、多家医院,最后才被确诊。
肌无力是指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传递障碍从而导致的肌肉无力收缩慢性病。该病在中医属于痿病,其病理机制是元气亏虚所致。元气亏虚,则会气机运行失常,一旦发展到气机逆乱,肌无力患者呼吸肌无力而致肺气不能上升、下陷,使患者无力吸气而危及生命。
肌无力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无论男女老幼均可患病的,据统计青年女性(10-40岁)更易受累,但疾病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如仅眼肌受累的肌无力,在国内与日本青年患者中是非常常见的,特别多见于10岁以前的人群,而这在欧洲很少见。
肌无力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群,一般而言多发于儿童。患病后肌无力患者在表面没看上去是非常的好,但是四肢无力,身体发懒,不想动。虽然消化道和胃口挺好的,但是不想吃饭,甚至连水都不能下咽。此外感觉脸上任何表情都会显得非常不自然,让人看起来是非常的不舒服。
肌无力是一种具有突出症状的疾病,最明显的症状特点就是患者特别容易疲劳。除此之外,肌无力患者在视力方面会引发复视,也就视物重影,用两只眼一起看,一个东西看成两个;若遮住一只眼,则看到的是一个。年龄很小的肌无力患儿对复视不会描述,常常代偿性地歪头、斜颈,以便使复视消失而看得清楚,严重者还可表现为斜视,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观察孩子。
肌无力患者平时常常表现为表情淡漠,而且笑起来很不自然,就像哭一样,又被称为哭笑面容。这种面容使人看起来很不舒服,病人也很痛苦。严重的颈肌无力患者表现比较突出,患者坐位时有垂头现象,用手撮着下巴才能把头挺起来,若让病人仰卧他不能屈颈抬头。
肌无力情况发生时,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并及时服用相关药物,或者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针剂;如果肌无力患者在进食中发病发生呛咳,则应停止进食,吐出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当肌无力患者发生危象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肌无力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劳无力,是临床常见症状,可以由很多种病引起。对于有髋关节病变的肌无力患者,在无负重情况下进行肢体活动时,应注意腋拐行走。病情严重者需卧床的肌无力患者,应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床上进食、床上浴、床上大小便,并保持患者的身体清洁、经常帮忙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