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炎具有四大特征,即牙周袋形成、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成人牙周炎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它又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而单纯性牙周炎最为常见,是由长期存在的慢性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扩展而引起,又称边缘性牙周炎。
纯性牙周炎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齿,也有少数患者仅发生于一组牙齿或个别牙。患牙牙周破坏程度与其菌斑、牙石的量大多相一致。磨牙区和前牙区较多见,是因该处易堆积菌斑、牙石之故。单纯性牙周炎病程进展缓慢,常为交替出现病变活动期和静止期。本病可于始开青年时期,病史可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病变早期即可出现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仅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及进食时出血,常被患者忽视,延误治疗,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单纯性牙周炎除有牙周炎的四大特征外,晚期还可出现牙齿移位;食物嵌塞(由于牙齿松动移位所致);继发性牙合创伤;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牙周脓肿;牙周袋溢脓及口臭等症状。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和齿槽骨)的疾患,主要包括龈炎及牙周炎。龈炎属牙周病初期,指发生在牙龈的慢性疾病,发病隐袭、病程缓慢。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易被忽视。没有及时治疗,龈炎会恶化而形成牙周炎,那时已是牙周病后期了。有的甚至不能治疗而需拔除。所以预防牙周病是非常关切的一个口腔健康问题。
牙菌斑是导致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它由大量细菌及食物残渣等组成,并紧紧地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性组织上,不能单靠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去除。大量牙菌斑聚集,与口腔内的唾液产生钙化,从而形成一些黄褐色的沉积物,俗称牙结石(简称牙石),当牙石上的牙菌斑与牙龈密切接触便引起龈炎(牙周病初期),缺乏处理,牙菌斑便逐渐往牙根沉积,开始侵食齿槽骨,形成牙周炎(牙周病后期);最后,当齿槽骨受到相当严重的损坏时,牙菌斑已侵食至牙根末端,此时牙齿的地基明显流失,牙齿便恐怕保不住了。
牙周组织病一般是指广义的,即泛指发生于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狭义的牙周病仅指造成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骨质。牙骨质虽然属于牙体组织,但它与牙龈、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共同构成一个功能系统,将牙齿牢固地附着于牙槽骨,承受咬合功能,并构成口腔粘膜与牙齿硬组织之间良好的封闭状态,故习惯上将这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或附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