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白内障(traumatic cataract)机械性(眼球钝挫伤、穿通伤、球内异物)或非机械性(辐射性、电击性)损伤作用于晶状体,可使晶状体产生混浊性改变,称作外伤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大多发生在青少年,由于伤情复杂,其形态学特点亦错综复杂。大多数病例可述及明显的外伤史,然而在婴幼儿,切不可忽视“否认外伤史”的外伤性白内障。
钝挫伤或冲击伤性白内障: 当冲击性外力来自正前方,可将与瞳孔相对应的虹膜色素印记在晶状体前囊表面,谓之Vossius环。它是由虹膜脱落的色素颗粒组成,有时杂有少许红细胞。如果此时不伴有晶状体实质混浊,一般不影响视力。严重挫伤可致晶状体囊膜破裂,房水进入晶状体内而致混浊。
眼球穿孔伤所致的白内障:眼球穿通伤同时使晶状体囊膜破裂,晶状体皮质与房水接触。如囊膜破裂较大,房水迅速引起晶状体纤维肿胀与混浊,乳糜样物质可很快充满前房,甚至从角膜创口挤出,阻塞房水流出通道,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晶状体铁锈、铜锈沉着症:眼球穿孔伤如合并眼球内异物,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一方面是机械性急性损伤的直接后果;另一方面则是异物本身具有的理化特性对晶状体的慢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