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点(扳机点) 50%以上患者,在颜面部某一区域内有特别的皮肤敏感区,有轻微的触动,面部肌肉的牵拉及震动便可引起发作,这样敏感的区域范围局限,集中在一点或两点,称之为“触发点”或“扳机点”,一个病人可有数个触发点,部位常见于患侧上下唇,口角,鼻翼,颊部或齿龈等,凡是刺激和牵动此点便引起发作,从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面部刺激包括谈话,唱歌,进食,洗脸,剃须,刷牙及风吹等。
由于疼痛并面部肌肉痉挛性抽搐,口角可向患侧歪,发病初期,面部,眼结合膜充血发红,流泪,流涕等,发病后期,可能出现结合膜发炎,口腔炎等,有的病人在疼痛发作时,用手掌握住面颊并用力地搓揉,以期缓解疼痛,久而久之使患侧面部皮肤变粗糙,增厚,眉毛稀少甚至脱落。
神经系统查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部分病人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之外,均无阳性体征发现,少数病人,发病后期,多因采用过酒精封闭及射频治疗后,患侧疼痛区域内感觉减退,以致部分麻木,对于这种情况应作详细神经系统查体,以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血管压迫不一定必然导致三叉神经痛,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患病后肯定出现血管压迫。对于这种现象,专家表示,所谓压迫指血管在神经根上形成压迹或引起神经根扭曲变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是由于相应的颅神经在根部受到血管搏动性压迫所致。
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会引起三叉神经痛,因为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所以会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此外,动脉硬化会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供血不足,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以及家族性遗传都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