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椎合并截瘫的约有10%,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主要措施为脊椎结核活动期坚持不负重,坚持卧床和抗痨药物治疗等。如已发生截瘫,应早期积极治疗,大多可以取得良好的恢复。如失去时机,后果是严重的。如已有部分瘫痪,一般多先行非手术治疗,按截瘫护理,一定卧床,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改善全身情况,争取较好的恢复;如1~2月后不见恢复,应尽早手术解除张力,如截瘫发展很快,甚至完全截瘫,应尽快手术,不宜等待。在颈椎结核合并截瘫,或有寒性脓肿,应早行手术,可在颈部前侧作切口,在胸锁乳突肌前侧与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之间(或在颈动脉鞘之前)进入,显露和清除病灶,必要时一次处理两侧。
老年人抵抗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与多种老年疾病也是老年性脊椎结核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年人由于胸腺萎缩、骨髓造血**减少、外周血免疫细胞数减少、免疫细胞分化增殖及发挥免疫反应的能力降低,使免疫细胞间相互调节失去平衡,导致整个免疫功能紊乱与衰退,结核菌乘虚而入,通过内源性复燃或外源性再感染而易发生结核病。有研究表明,老年结核病人结核菌素皮试阳性率为67.6%,显着低于一般成人组的86.2%。
临床病例变化轻,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不易发现,较重时症状和体征才显现,甚至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才能明确诊断。而本组患者呈现的特点是临床症状相对过去轻,没有完全截瘫的患者,病变局限于2个椎体内,平均1.88个椎体。多数患者的脓肿位于椎体周围,流注脓肿发生率显着低于其他年龄组。可见近年来脊椎结核以及老年性脊椎结核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肺以外部位的结核病统称为肺外结核病,约占结核病总数的10%,它们的致病原因根肺结核一样,一般结核病首先发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的其他系统。CT片不能准确判断是结核还是肿瘤,可以再做一个磁共振。乏力、低热、痰中带血的“肺结核”症状已经广为人知,你可能不知道,肺脏外也有“核”危机,包括骨结核、肠结核、肾结核、附睾结核等等。
椎结核除具有一般症状外,还会出现早期有贫血,体重减轻,容易疲乏,背(腰)部疼痛及放散痛,疼痛主要在脊椎病变部位,发病初期不重,随病变发展而加剧,休息后可减轻或暂时消失;不同部位的病变还可引起各种转移痛。承重、行走和脊柱活动时疼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