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和排毒器官,摄入人体的绝大多部分物质都是要经过肝脏代谢的,而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也同样必须经过肝脏的代谢、分解和转化才能排出体外,而如果过度饮酒的话,肝脏代谢和分解酒精的能力跟不上人饮酒的速率时,肝脏负担就会加重,从而会出现肝区不适、疼痛等症状的。
长期酗酒可导致肝脏的几个突出问题,例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北京京科肝泰医院专家说,脂肪肝的特点是脂肪在肝细胞建立,这种情况下肝脏恶化的机会高。喝酒后肝区疼痛是怎么回事,酒精性肝硬化时,肝脏的疤痕组织正逐步取代正常组织,也就是纤维化。这三个现象的共同特征就是会引起喝酒后肝区疼痛,根据喝酒的量的不同,喝酒后肝区疼痛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酒精肝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之后,通过肝脏演变为乙醛,正常人会通过肝脏的代谢功能排除出去,但是酒精肝患者的肝脏是受损的,代谢功能就会降低,乙醛不能完全排除出去,堆积在肝脏内,对于肝细胞有很大的损害作用,会造成肝细胞变性和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