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襄性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本病原因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垂体卵巢轴、肾上腺、胰岛及遗传等方面。
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多毛、肥胖等,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1935年Sterin-Leventhae根据临床表现及卵巢形态首先报道本征。近年来随着不断深人研究,认识到PCOS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多病因、表现极不均一的临床综合征。
下丘脑一垂体功能障碍PCOS患者LH值高,FSH值正常或偏低LH/FSH≥2~3,静脉注射GnRH后LH可出现过度反应,认为可能原发于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失调。LH水平升高不仅脉冲幅度增大,而且频率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外周雄激素过多,被芳香化酶转化成过多的雄激素持续干扰下丘脑一垂体的功能。此外,研究发现PCOS患者的卵巢也可能分泌“遏制素”,遏制FSH的分泌,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出现较多的囊状卵泡;近年发现高胰岛素血症和增高的IGF也可使FSH分泌增多。
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部分PCOS患者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此可能是肾上腺皮质P450c17酶的复合物调节失常,使街体激素在生物合成途中从17羟孕酮至雌酮缺乏酶的阻断。肾上腺功能异常可以影响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关系异常与分泌异常。
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失常目前多数学者推断PCOS患者卵泡内存在某些物质,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a(TGF-a )及遏制素(inhibin )等,遏制了颗粒细胞对FSH的敏感性,提高了自身FSH阈值,从而阻碍了优势卵泡的选择和进一步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