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为风疹块,是一种由皮肤、黏膜小血管发生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发病在种族以及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在各年龄段均会发生,国外研究男性荨麻疹发病率约为0.11%,女性发病率约0.14%。其中90%左右为急性荨麻疹,在短期发作后即可停发,不会再复发,剩下的10%左右急性荨麻疹会转化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之一,该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表皮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的大小不一风团,由多种因素引发,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荨麻疹患者多伴有瘙痒或烧灼感觉。一般认为,荨麻疹多数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少数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现代西医对荨麻疹没有**疗法。对于经常反复发作荨麻疹患者,不易治疗,随意采用西药治疗还会产生副反应。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赤白游风”等,历代中医著作中对本病都有一定的记载,对荨麻疹最早的认识可追溯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此外在《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中有提到“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痦痛。”由此可知荨麻疹的发生与风邪有密切关系。《证治准绳》指出“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是荨麻疹病因。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黏膜常见过敏性疾病,俗称风疹块。荨麻疹皮疹皮损表现和人接触了植物荨麻所导致的皮肤损害相类似,所以称其为荨麻疹。中医认为风邪为荨麻疹主要病因,在各个年龄阶段人群中均可发生,患者一般伴有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同时还可有发烧、腹痛、腹泻等一些全身症状。
荨麻疹在种族、性别方面虽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由于荨麻疹常见诱因包括范围有很多,如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因素,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日光、压力等物理因素,动物皮毛、花粉等动物及植物因素。所以在高强度工作及心理紧张状态下,或是常年在特殊环境和岗位工作以及经常参加抢险救灾等突发任务人员的患病率较高。
荨麻疹并不可怕,但人们对于该病往往不够重视,所以常常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荨麻疹的基本损害为先有皮肤瘙痒症,后出现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的皮肤风团,风团发作时间不定,大小和形态不一,偶尔表面形成大疱,随病情发展会逐渐蔓延融合成一片。一般情况下,所述荨麻疹风团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则可延长至数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荨麻疹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两大类型,前者在数天或数周后可被治愈,后者则会反复发作,病程长达数月。急性荨麻疹发病率在所有荨麻疹中约占30%左右,起病一般较急,皮损常突然发生,自觉剧烈瘙痒,多数在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后自行消退,但1天内反复多次发作会有新风团发生不断发生。
荨麻疹根据病程不同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及特殊类型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发病率在所有荨麻疹中约占60%。风团常反复不定时发生在患者的身上、脸上或四肢等处,发作次数从每日数次至数天一次不等,病程较长可达2个月以上。风团瘙痒感极强,时轻时重,患者常常越抓越痒,导致越抓越肿。常常在晨起或临睡前加重,不过具体的病情轻重情况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