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发病率很高,该病在三四岁以后的少年儿童及青年较为多见。小儿扁桃体炎起病较急,多伴有恶寒及高热症状,幼儿会因为高热而出现抽搐,病程约7天左右。若小儿扁桃体炎治疗不及时,炎症就会向周围组织扩散,此外还会引起如继发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和无明显原因低热等全身性的病理反应。
小儿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吸入病原微生物时引起的炎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分为急性、慢性扁桃体炎两大类型,该病一般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易发病。因为2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还未发育完全,加之位置较为隐蔽,所以患病率较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扁桃体发育成熟,4~6岁儿童是小儿扁桃体炎发病高峰期。
小儿扁桃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喉部疾病,发病率较成人扁桃体炎高出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咽喉部与鼻咽部位较成年人的相对狭小,加上人体鼻咽部位有很多的淋巴组织,随着淋巴组织的不断发育成长所致。乙型链球菌是小儿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另外,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腺病毒等也可以引起小儿扁桃体炎。
小儿扁桃体炎是目前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扁桃体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之一,当病菌多次侵袭后,尤其是毒力强的大数量病侵袭时,扁桃体会因寡不敌众而被病菌攻破,导致红肿、疼痛、化脓等炎症出现。小儿扁桃体炎轻者会出现低热、咳嗽,喉部不适等症;重者则会高烧不退,呼吸急促,甚至是高热惊厥。
小儿扁桃体炎根据疾病发病机理可分为急性小儿扁桃体炎以及慢性小儿扁桃体炎两种。慢性小儿扁桃体炎症状一般不是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咽痛、咽干、咽部不适、口臭等。急性小儿扁桃体炎多由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转化所致。由于扁桃体常常因为炎症而肥大,所以临床不少患者伴有慢性咽炎,检查可见扁桃体表面充暗红色血、此外腭舌弓也可出现慢性充血等症状。
小儿扁桃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稍有不慎就可导致其发病,患儿体质也将变得更差。若疾病发作频繁,患儿易出现消瘦、生长迟缓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颈部淋巴结肿大,甚至是中耳炎、鼻炎、气管以及支气管炎、颈淋巴结炎及肾炎等病症,将极大地影响了患儿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患儿家庭造成了经济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小儿扁桃体炎是儿科临床棘手问题,往往是由感冒、受凉、细菌感染所致。儿童一般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寒温不能自控,极易感受风寒易反复感冒,这时小儿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虽然小儿扁桃体炎治疗不难,但还应以预防为主,首先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其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其次要随着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孩子衣服,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
小儿扁桃体炎若治疗不及时的话,炎症就会向周围组织扩散,经血液播散到其他器官,从而引发宝宝全身性病理反应,如无显著原因的低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继发风湿热、急性肾炎。此外,也可引发急性中耳炎、副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并发症。患儿平时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不要吃刺激性食物,而应多吃瓜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