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发病原因主要有颅内压升高、脑外毒素、各种脏器疾患等。对于严重实证头痛患者,针刺合谷穴10分钟,可缓解头痛症状。对于慢性头痛患者,可选取足百会、三里、曲池、天柱、肺俞、中脘、膏肓、肾俞、关元等穴位,每穴各灸三状,持续施灸7~10日,然后逐渐增加到五状,持续施灸2个月多能治愈,若灸6个月以上则效果更好。
头痛艾灸治疗,对于头痛艾灸穴位准确度的了解不是很重要的,因为艾灸是不求空穴,但求方寸。头痛会有痛点,假如偏头痛,会感觉到头维部位头疼,或在太阳穴附件疼痛。头痛艾灸穴位,应该取穴,大椎,百会,痛点,阿是穴,合谷,太冲。痛点是施灸的重点。
头痛是指患者会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种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痛为少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巅顶痛为厥阴头痛。头痛艾灸穴位一般为百会,风池,合谷。具体操作方法为取俯伏坐位,取一支清艾条,距皮肤2—3cm点燃,在百会、风池、合谷三穴行温和灸,每一个穴位约10分钟。
头痛是一种多由外感风寒肝阳上亢,痰湿内阻和体质虚弱等原因所致的病症,艾灸治疗头痛从表入里,可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体质的头痛患者,如脸色苍白、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艾灸治疗效果较好。
头痛是指一种局限于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头颅上半部疼痛。艾灸根据头痛发病部位不同,取不同的穴位施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前额头痛艾灸穴位多为合谷穴、阴陵泉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处,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也可以自然半握拳,在第二掌骨中点取穴,轻压有微痛感。
头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常见症状,头痛部位不同,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对于前额头痛艾灸治疗,可选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该骨的下方的内侧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艾灸具体操作为,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为度。
头痛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治疗偏头痛艾灸穴位多选取外关穴,外关穴位于腕背纹的中点向上2寸(约3横指宽)处,与内关穴相对,左右各有一穴。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被施灸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2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头痛是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出现于现代医学内科,外科,神经科,五官科等各科的多种急慢性疾病中,艾灸是治疗头痛的常用方法之一。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后颈部斜方肌外缘,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该穴是静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适用于头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