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目前临床上还无法治疗的进行性疾病,随着帕金森病患者病情不断发展,便秘、失眠、焦虑、僵硬、疼痛、颤抖、失衡等症状会时刻伴着患者生活,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瘫痪。所以一旦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尤其是青年帕金森患者,多数会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倍受疾病折磨,经济压力,社会歧视等等,让患者极度的焦虑。
帕金森病被视为一种仅限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单列于历版《神经病学》教科书中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章节。虽说多数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前和疾病过程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精神行为、情感、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异常,但这些非运动性症状或被忽视,或仅仅被认为是疾病的伴随症状。
帕金森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终身疾病,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同时还患有抑郁。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应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目前100个老年人中就会有1个患有该病,所以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科学的药物治疗和系统的康复锻炼,是让帕金森病患者舒心生活的前提。
帕金森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帕金森病是慢性疾病之一,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遗传变性病性帕金森综合征。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据统计,全球现有600万帕金森患者,并以每年新增病例10万人的高速在蔓延。专家预测,25年后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
帕金森病是一种发生在中年以上的常见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因多巴胺生成减少,所致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帕金森病多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族性帕森病和少年性帕森病。该病发病率,男性稍多于女性。
帕金森病又称为特发性帕金森病,也称为震颤麻痹,简称Parkinson 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目前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 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有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运动迟缓等,症状出现孰先孰后因人而异。**症状震颤最多(60%~70%),其次为步行障碍(12%)、肌强直(10%)和运动迟缓(10%)。症状常自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呈“N”字型进展(65%~70%);25%~30%的病例可自一侧下肢开始,两侧下肢同时开始极少见,不少病例疾病晚期症状仍存在左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