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就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帮助血流单方向运动。人体的四个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如果出现了病变,就会影响血流的运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
心脏瓣膜疾病在我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脏疾患,其中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是最为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这些瓣膜病变不但危害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因此需要全社会人群不断重视和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要了解心脏瓣膜疾病,先从心脏的结构谈起。
瓣膜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风湿热、粘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可以引起单个瓣膜病变,也可以引起多个瓣膜病变。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或者关闭不全。一旦出现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便会妨碍正常的血液流动,增加相应的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心脏正常功能损害,导致心力衰竭和机体多脏器机能的改变。
心脏瓣膜病的症状临床表现来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最容易出现活动后疲乏和倦怠,活动耐力明显减低,稍作运动便出现呼吸窘迫(即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夜间频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卧休息。部分患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人群)会在胸闷、憋喘的同时伴有呼吸道出血,轻者痰中伴有血丝,重者一次性咯出大量鲜血。此外,长时间的肺部淤血可导致患者频繁罹患支气管炎,特别在冬季尤为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