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慢性疾患,如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或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纤维化等),并发代偿性肺大泡时,由于剧咳用力摒气,呼吸道感染等诱因,肺泡内压急骤升高,导致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
各种病因引起气胸、依据积气量大小及不同临床类型,均可致胸腔内压改变,病侧肺脏不同程度受压萎陷,呼吸功能受到限制,严重时可使纵隔移向健侧,压迫对侧肺脏和大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若肺气虚弱,六淫外邪及癣虫由口鼻或皮毛入侵,邪气壅肺,肺气宣降不利或咳或喘或哮或津液失于输布而成痰,停伏于肺,久则均可致肺虚,气阴耗伤,导致肺主气功能失常。一旦外邪乘虚入侵,或引动痰饮宿疾,致肺失宣发肃降,气机逆乱,肺气郁闭,上焦壅塞,脉络痹阻,病情急剧恶化而见气急、剧咳、胸痛。
气胸症状的严重与否,取决于胸腔内的气量,发生的快慢,肺内病变的程度。患者常有咳嗽,用力摒气,剧烈运动等诱因,不少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胸痛,锐痛如刀割,可放射至肩背,腋侧及前臂,因咳嗽及深吸气加剧。常位于气胸同侧。继之出现呼吸困难。少量气胸无明显症状或先有气急后逐渐平稳。大量气胸时,突然气急,气促,烦燥不安,严重呼吸困难,大汗。甚至发生休克,意识丧失。此外气胸患者常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
气胸的典型X线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和胸膜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气胸延及下部则肋膈角显示锐利。少量气体往往局限于肺尖部,常被骨骼掩盖。嘱患者深呼气时,使萎缩的肺更为缩小,密度增高,与外带积气透光区呈更鲜明对比,从而显示气胸带。局限性气胸在后前位X线检查时易遗漏,需在X线透视下转动体位方能见到气胸。大量气胸时,则见肺被压缩聚集在肺门区呈圆球形阴影。若肺内有病变或胸膜粘连时,则呈分叶状或不规则阴影。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显示纵隔和心脏移向健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时,则具液气面,透视下变动体位可见液面也随之移动。若围绕心缘旁有透光带,应考虑有纵隔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