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为一对细长的管状器官,全长7.4—13.2cm,女性输卵管直径约0.5cm。输卵管位于子宫底的两侧,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其输卵管内端与子宫底的外侧角相连,外端到达卵巢的上方,游离子腹腔内。每侧输卵管有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于子宫腔,另一个开口于腹膜腔。输卵管常因阴道、子宫的上行感染或腹膜腔的炎症而受累。运送卵子的重任就在输卵管身上,输卵管中部的管腔较宽畅,是卵子和精子结合的地方。解剖学上把输卵管分为四个部分,间质部、狭部、壶腹部、伞部。而输卵管的常见疾病为输卵管粘连造成梗阻导致不孕。
输卵管位于人体的盆腔内,一般的人有两条,左、右输卵管各位于子宫一侧。它们由子宫底外侧角部向外,平行伸展,先达卵巢的子宫端,再沿卵巢系膜缘上行至卵巢的输卵管端,且呈弓形而覆盖于卵巢上,然后向下、向内行,终止于卵巢的游离缘及其内侧面上部。输卵管被腹膜即阔韧带(broadligament)两叶所包裹。位于输卵管与卵巢和卵巢固有韧带间部分,称为输卵管系膜,其中含有供应输卵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从输卵管壶腹部和卵巢上极处,向骨盆侧壁延伸的阔韧带部分,称为卵巢悬韧带,亦称骨盆漏斗韧带。
输卵管峡部的神经分布与其他器官一样,是沿输卵管血管行走,但大多数神经分布在输卵管肌层中,且各个节段分布不一:①在壶腹部,薄弱的肌层中神经极少,且以血管舒缩纤维为主;②至峡部则神经总数显著增加,其中大多数纤维供应肥厚的环形肌层,当接近输卵管间质部时,神经纤维略有减少;③至间质部肌层,神经纤维进一步减少,但仍较其周围子宫底部平滑肌中的神经纤维为多。正是由于输卵管峡部具有肌层肥厚和大量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特点,故峡部被视为一种具有肾上腺素能的括约肌。
输卵管的静脉血流与同名动脉并行。动脉一静脉间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输卵管粘膜、肌层和浆膜层。粘膜皱襞间毛细血管网引流至粘膜层和肌层间的血管丛,粘膜层和肌层毛细血管网引流至肌层血管丛,浆膜层毛细血管网引流至浆膜血管丛。上述所有3种血管丛均在浆膜下汇合,沿相应静脉向外引流。
输卵管壶腹部向外逐渐膨大呈漏斗状,称为漏斗部。漏斗部中央的开口即输卵管一腹腔口。漏斗周缘有多个放射状的不规则突起,称为输卵管伞。伞的长短不一,一般为1~1.5cm。伞内面覆盖有粘膜,其中较大的伞有纵行粘膜襞,并向内移行至漏斗部粘膜纵襞。输卵管伞中有1个最长的粘膜纵襞亦为最深的突起,与卵巢的输卵管端相接触,称为卵伞,有“拾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