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子宫妊娠晚期或胎儿出生后到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可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全。 这类子宫的宫颈相对较长,多呈锥形,外口小;子宫体比正常小,常呈极度前屈或后屈。前屈者往往子宫前壁发育不全,后屈者则往往子宫后壁发育不全。
子宫发育不良也称幼稚子宫,是指子宫结构和形态正常,但体积较小,子宫颈相对较长。子宫发育不良是不能受孕的重要原因,在不孕患者中约占16%。临床上常见的子宫发育不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青春型子宫,比较多见,其子宫腔与宫颈管的比例约1:1;另一种是幼儿型,其子宫腔与宫颈管的比例约1:2,且常伴有卵巢发育不全。
月经迟潮伴月经稀少、痛经甚至月经不潮,常常是子宫发育不良的重要临床表现。通过了解子宫的大小,还可大体上了解其他内分泌系统是否正常,如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是不是有问题,有无排卵障碍,有无生育的基本条件。正常情况下,女性发育成熟后,子宫理所当然具备了生育能力。倘若脑垂体、下丘脑、卵巢等器官发生了“故障”,子宫发育则会迟缓,而且其他第二性征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牵连,直接导致无生育能力。
“子宫小”是临床上不孕症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之一。有的妇科医生,仅凭内诊或B超测量,就轻率地给患者以子宫小、不利受孕的诊断。很多女性患者,因为这些医生所做的“诊断”,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认为子宫小,自己不能受孕,更有的家庭因此而破裂。
子宫发育不良,是副中肾管会合后短时期内即停止发育所致。其子宫结构形状正常,但体积较小。宫颈呈圆锥形相对较长,宫颈与宫体之比为1:1-2:3(正常成年人为1:2-1:3),由于子宫前壁或后壁发育不良,有时呈极度前屈或后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