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两者均可见摸到乳腺内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串珠颗粒状,质地略韧,肿块常有触痛,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腺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如乳腺X线摄片,乳腺纤维腺瘤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有一圈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两者均为无痛性的乳腺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活动度较囊肿为大,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可行超声检查,超声对于囊性肿物和实性肿物的鉴别有很大的优势。
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乳腺肿块,多为单发。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韧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生长缓慢,一般以1~3cm大者较常见,超过5cm者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为多见;乳腺癌的乳腺肿块可呈圆形或卵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形,质地较硬,肿块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可迅速生长,同侧腋窝淋巴结常有肿大,发病年龄多见于35岁以上者,尤以中老年妇女多见。乳腺X线摄片,纤维腺瘤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及其周围的环行透明晕;而乳腺癌可见肿块影、细小钙化点、异常血管影及毛刺、皮肤有凹陷、乳头内陷等。必要时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提供组织学证据进行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腺瘤一旦形成,依靠药物是不能消除肿块的,但并不意味着只要一发现腺瘤就需立即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症,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肿物比较小,生长缓慢的患者可以选择先观察随诊,如果短时间内出现生长较快或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应选择立即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切除:是在腋下或乳晕等隐蔽的地方戳孔(约3mm),在超声或钼靶引导下应用旋切针将肿物旋切出来,痛苦小,术后只留下一个3mm左右大小的印痕,恢复快,不需住院,不用拆线。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切口一次性同时切除多个肿瘤,多发肿物或临床触摸不到的微小肿物的病人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手术。微创旋切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对于性质不明的肿块可以在B超定位下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对3毫米微小的肿瘤也可精确切除,这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无疑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缺点:费用高,对于接近乳头、皮肤、乳腺边缘的肿物无法保证完全切除,易有残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