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Diarrhea)是指病人每天的不成形大便次数达到3次以上、或是每天的不成形的大便量多于200g。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是指由致病微生物感染所导致的腹泻,可伴有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痉挛性腹痛,全身性的临床症状、或有营养不良。急性腹泻(Acute diarrhea)的持续时间在14天以内。持续时间多于14天的为持续性腹泻(Persistent diarrhea)。持续时间在多于30天的腹泻,通常称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
老年性腹泻(年龄³ 60岁),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病人,病情评估尤为谨慎。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分析了1979~1987年这9年内死于腹泻的28,538病人,而这其中85%的死亡病例是老年人(年龄³ 60岁)。老年病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病人的机体含水量不足40%,对脱水的耐受能力显著地减退,加之老年人的口渴感减弱,主动喝水补液不足,易于造成严重的脱水。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病人在脱水的打击下容易并发急剧的糖代谢紊乱,严重的细胞内脱水,非酮性高渗状态,并诱发一连串的潜在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老年性腹泻的全身临床症状可以很轻微,没有明显的发热、腹痛。老年病人脱水状态下大量的细胞内液被抽吸到血管内,以代偿血容量的不足,维持血压在一个 “相对正常”的范围,造成“腹泻不重”的临床假象。老人常独居在家,缺乏照顾,一旦病情加重又缺乏自救的基本能力,非常危险,因此,对老年性腹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急性的血性腹泻,尤其是不伴有发热的病人,或急性溶血性综合症,应进行大便志贺氏菌的毒素检查,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应进行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近期外出旅游出现血性腹泻的病人,应常规进行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检查。近期食用海鲜类食物的腹泻病人,应警惕霍乱弧菌的感染。持续腹痛、发热、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节性红斑、或伴随有其它免疫学异常的腹泻病人,应考虑耶尔森氏小肠炎细菌、或假结核性耶尔森氏菌的感染。对腹泻病程达到7天的病人,尤其是 CD4+淋巴细胞£ 50/mm3的HIV感染病人,隐孢子虫属、微孢子虫、环孢子虫、氏贝孢球虫、贾第鞭毛虫、鸟胞类分枝杆菌及巨细胞病毒是可能的感染病原。
如果腹泻与摄入特别的食物有关,从进食到腹泻发作的潜伏时间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价值。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性腹泻的潜伏期£ 6小时。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性腹泻的潜伏期6~24小时。诺瓦克样病毒、肠毒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耶尔森氏菌、产志贺氏毒素的大肠杆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属、环孢子虫感染性腹泻的潜伏期16~72小时。
急性感染性腹泻,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婴幼儿,脱水是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最基础而又重要的治疗是补充液体,而不是静脉输注、或口服抗菌素、以及服用止泻药物。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的一个乡村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疫情,当地老百姓用食盐加米汤给腹泻病人大量的口服补液,外加3个乡村医生,在数天内就成功救治了近两百例严重腹泻的病人,无一例病人死亡。在那个年代并没有高品质的抗菌素、以及更多的医疗援助,但是,他们依靠日常生活积累的经验,用最简单、费用低廉、而又科学的治疗方法抗拒了瘟疫。